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5563302087/202406-00042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就业 / 公民 / 公告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1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6-24 发布日期: 2024-06-24
索引号: 113416005563302087/202406-00042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就业 / 公民 / 公告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1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6-24
发布日期: 2024-06-24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1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6-24 17:59 信息来源: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李宣衡代表:

我单位对市人大代表李宣衡《关于高品质建设我市人才公寓,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的建议》,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人才公寓建设。我市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两类。其中,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在满足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可对符合条件的稳定外来务工、新就业无房职工以及住房困难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进行保障。

(一)公共租赁住房方面。政府投资公租房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保障的对象为本地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截至2019年,全市累计开工建设的47879套政府投资公租房已全部竣工,并面向社会配租。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近年来,我市暂无新增公租房建设任务。

(二)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原则,上不设收入门槛。建设标准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小户型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可建设少量建筑面积不超过90 平方米的户型。其房屋装修可达到“拎包入住”的标准,租金水平不高于市场同地段、同品质房屋租金的90%。自2022年以来,我市共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4939套,截至目前,共557套房源已完成装修并面向社会配租,其余4382套房源正在建设、装修中。

二、关于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一)拓宽引才渠道。一是升级“2+N”招聘服务。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搭建线上线下多渠道对接平台。全市共开展“2+N”求职用工对接招聘会1099场,累计服务参会招聘企业2.5万家,提供就业岗位99.43万个,吸引进场求职者50.32万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55万人,签订劳动合同4.17万人。二是开展“上门”招才引智。开展“‘亳’揽英才 智汇药都”亳州市2023年“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由市委书记杜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等市委、市领导带队前往市内外29所高校开展人才引进活动,累计举办19场招才引智推介活动,组织383家各类用人单位提供8827多个人才岗位,参加毕业生6179人。

(2)优化人才政策。我市出台了《亳州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及其配套政策,全面升级完善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育政策。现择要介绍如下: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根据人才层级分别给予相应安家费和生活补贴,其中一类人才给予安家费800万元,生活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2万元;二类人才给予安家费300万元,生活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万元;三类人才给予安家费150万元,生活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 5000 元;四类人才给予安家费100万元,生活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4000元。引进高层次人才购房补助按相关规定执行,在毫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优先予以保障。同时,可按照规定解决随迁配偶就业,随迁子女入学。对全职引进和本土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可申领“药都优才云卡”,享受户籍办理、医疗健康、交通出行和文体旅游服务等全方位个性化“绿色通道”和优惠政策。

三、加强人才培训培育。(一)大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一是开展高质量就业技能提升计划。面向初、高中毕业生等适合全日制就读技工院校的城乡青年群体,按照规定的学制年限在我市三所技工院校进行全日制系统培养,将其技能水平提升到中级及以上,实现技能就业、高质量就业。三所学校现有新能源汽车与装配、数控加工等专业学生402人。二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汽车维修工等职业(工种)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培训375人次。举办高技能人才研修班,涉及焊工、汽车维修工等职业(工种),加快我市汽车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截至目前,新增高技能人才3000人。三是支持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培育认定机械加工、机电工程、汽车维修工等工种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其中李大卫技能大师工作室(机械加工)被评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二)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一是做好产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2023年,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定通过1241人,其中中级501人,初级740人,农业系列评审通过71人,其中中级通过19人。二是做好产业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加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宣传力度,全力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服务工作,2023年,我市通过考试取得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3820人。三是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力度。2023年,推荐安徽德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美誉制药有限公司、蒙城繁枫真空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督促指导博士后招收工作,全年招收博士后12名,招收人数创历年之最。四是做好高层次人才选拔推荐工作。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查枢屏、安徽双轮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刘新运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三)加大创业人才培育力度。以“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助您创业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创业亳州行动。2023年,我市支持重点群体创业者1.62万人,新增创业项目2.88万个。一是丰富培训方式。组织“未来新亳商特训营”、“创业亳州训练营”和军创企业家能力提升培训班11期,培训优秀创业项目负责人300余名,举办创业大讲堂、周六创业课等多层次创业培训活动194场、参会人员7430人次,面向重点创业群体开展“普惠性创业培训活动”1.13万人次,实现“周周有课堂”“月月有活动”。二是创新活动方式。组织长三角创业项目路演、第二届创业亳州大赛、返乡创业恳谈会等多元创业活动576场、参与人员1.23万人次,激发全民创业氛围,号召在外老乡返乡创业。三是强化载体建设。全市现有省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34家、其中国家级5家,为806家创业组织提供房租、水电、物业费用减免支持,带动就业5.89万人次,配备专业管理团队,提供产业资源、投融资、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四是精准施策帮扶。持续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2023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12亿元。创新上线亳州市“一键申贷”1.0系统,提升创业担保贷款的可获得性,破解创业者“融资难”问题。

 

办复类别:A类

联系电话:5132010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4819号-1
主办单位: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方式:0558-5132281
  网站标识码:3416000009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23号